因為現在有留在台中的時候都嚴格的限制自己用電腦,所以只有等這禮拜回到新竹才發文
其實,我不喜歡爬山
放棄柔軟的床鋪而選擇若有似無的睡墊
我想不會有人平白無故這樣做
走入山林裡,沒有人會想空手而回
我們都是進山裡打獵的
只是子彈早成了記憶卡
第一天的路程只有從登山口到七卡山莊
看了網路上的文章才知道,原來現在的登山口往其推了不少
以前從登山口到七卡山莊真的是要走七公里的
現在只有兩公里
天上飄著雨
目前仍舊是100%的下雨機率(好吧,我是雨神= =)
原本這次也要放棄拍照的。
不過
當我看到高山同泉草的那一刻
我決定就算對不起所有人
我也不要讓我的相機空著回家。
其實它一點都不稀有,
只是因為我再中國醫渺小的草地上見過它山下的家人(通泉草)所以對它有莫名的情感
只就花來看他只是山下的通泉草的放大版
但是這個植株的型態卻是山下的朋友可是望塵莫及
大概是因為山下的花小朵,蔓性也比較強所以感覺沒有氣質...。
接著看到了頗夢幻的白花,反正先打再說
下雨,又是小白花,對焦對了四,五,六張對到我都想起來這是"台灣鬼督郵"才勉強擠出兩張
菊科,名字的由來據說是這樣的
"明代李時珍考證,此草獨莖而葉攢其端,無風自動,故名「鬼獨搖」,因其「主殺鬼精物」,「專主鬼病,猶司鬼之督郵也」,以
論訛傳訛,遂稱「鬼督郵」"
值得注意的是乍看之下是一多花,實際上是三朵開在一起喔
聽說北部分佈還頗多,只是花期不長蠻容易錯過的
一上山就看到新買的圖鑑裡我最想看的幾種植物之一
突然覺得與其拼的要死不活的去和三角點拍照或是喝攻頂罐
我比較想糜爛的邊拍照邊上山,最後第一天的行程就用5月當家花旦"杜鵑"來做個結束吧
杜鵑,堇菜和秋海棠大概可以玩死所有向我這種業餘人士的腦細胞吧
這是志嘉陽杜鵑(細葉杜鵑)最大的特徵是5~7枚不等長的雄蕊,還
有寫著名字的解說牌(笑),然後就到7卡了~~沒有算時間,不過大概不會超過兩個小時吧
第二天,三點半就出發,其實我討厭走夜路,等到比較看的四周便先試試手氣
其實沒有這麼暗,其實沒有那麼藍,應該是比較紫色,只是因為水氣瀰漫,光線又不足我也只好認命
這是傳說中的堇菜科,對圖鑑對了很久猜它是紫花地丁而不是長的很像的劍葉堇菜
看了很久,這應該是尖山堇菜吧,...讓我放棄吧...
然後又是杜鵑
白的叫森氏,粉紅的是玉山,我亂分的其實現在是同一種,以前在中海拔成小喬木的叫森氏...
狐狸也爬上來了
東峰在路邊
雲湖!!!
369山莊前後的喜岩堇菜...喜岩,尖山和雪山看起來一樣啊~~
看看時間7:30,雖然夠時間上頂峰可是這樣就不能拍照了
而且雲霧好重大概是拍不到東西吧
忘了貼MARK...
開始慢慢向下
好認又好看的台灣鹿藥
比圖鑑好看的玉山山蓼
連酢漿草上山後都會增值
劍葉堇菜和紫花堇菜
我猜是雪山堇菜,堇菜這種植物沒有先做好功課回來跟本認不出來,下次有看到再來雪恥好了= =
不是說台灣胡麻花的顏色不鮮豔嗎...明明就很紅...
最後是重頭戲
單花鹿蹄草...傳說中的台灣特有"屬"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有這個單花鹿蹄草屬,單花鹿蹄草種的單花鹿蹄草
好像怪怪的,應該說單花鹿蹄草屬裡只有單花鹿蹄草種的單花鹿蹄草,然後只有台灣有,只有5月比較容易看到
想朝聖它的沒有一個人是不對它好好"跪拜"一番的
其實是因為它永遠都朝下開花= =
撇開稀有度不說,它的身影也真是夠有氣質的